进口车市场销量暴跌,中国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或遇阻
来源:钟叔驾道    时间:2023-06-30 20:05:30

本文字数:2079 字


(相关资料图)

阅读时间:6 分钟

参考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,汽车强国的主战场通常不是本土市场,而是出口市场,这也是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崛起的必经之路。

回顾中国汽车市场近十年的发展,不少自主品牌已经从 " 孩童 " 长成了 " 巨人 "。当然,这也是进口车市场逐渐走弱的十年。

曾经的进口车高高在上,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产品,以顶流的身份傲视所有品牌。而随着 " 新四化 " 的冲击,这一格局逐渐被打破。

乘联会发布的 5 月份最新数据显示,1-5 月乘用车进口量仅 28 万辆,同比暴跌 28%。其中,5 月汽车进口量为 5.84 万辆,同比下滑 18%。反之,1-5 月乘用车出口 138.1 万辆,同比增长 102.0%,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

销量接连下滑,仍具看点

回顾中国的进口车市场,近十年间遭遇了滑铁卢。中国进口车 2014 年一度达到 143 万辆的销量规模,2017 年还在 124 万辆左右徘徊。到了 2022 年,中国进口车销量为 88 万辆,同比下降 5%,已经创造了过去十年来的新低。

几乎每年都以 10% 左右的趋势不断下行,按照目前中国进口车销量表现来看,2023 年还要比 2022 年更加不堪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进口车市场的变化中,豪华车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上升,从 2019 年的 79.8% 上升到 2023 年的 91%。

这意味着,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,相对于普通燃油车,豪华进口车的需求较好。但今年 1-5 月进口车销量中,燃油车同比下降了 29%,电动化转型明显改变了燃油车的供需关系。即便是主打高端的进口车市场,也没能躲过冲击。

具体到品牌,整体销量还是更集中在 BBA、保时捷和雷克萨斯五大品牌身上。区别于以往进口车市场红利期,雷克萨斯实现多年持续领跑。在进口车市场连年下滑、逐渐萎靡之际,它也成为最受伤的品牌之一。

进口车销量前五名品牌中,雷克萨斯是今年唯一下跌的品牌,降幅高达 24%。曾经加价、等车的风光不再,销量规模也不断萎缩。为了拯救下滑的销量,它甚至一改以往高傲的态度,在终端放出不少优惠。

同样不容乐观的,还有宝马 MINI。今年 1-5 月销量仅 6576 辆,降幅相比 2022 年的 6% 扩大到 43%。如无意外,它今年总体销量会接近腰斩。还有林肯、Jeep、斯巴鲁和劳斯莱斯等,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。

进口车的份额被谁抢了?

进口车市场销量不断下滑,份额到底被谁抢走了?钟叔驾道认为,一是品牌国产车型增多,销量回流到国产销量统计口径;二是新势力品牌的崛起,一定程度上抢占了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。

以特斯拉为例,上海超级工厂未投产之前,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都是以进口模式销售,为中国进口车市场贡献了不少销量。待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,Model 3 和 Model Y 先后国产,原本属于进口销量的统计数据,就全部转化成国产销量统计数据。

还有林肯,随着本土化战略的推进,冒险家、航海家和飞行家三款主销车型均实现了国产,品牌目前在售的进口车型仅剩领航员一款。所以,其进口车市场销量必然处于不断下滑的阶段。

而进口宝马 X5 是个例外,去年实现国产之后,起售价相比进口版车型便宜了将近十万元。按照惯例,车型国产后对进口车型呈现一定的替代作用,但进口宝马 X5 今年 1-5 月累计销量为 38536 辆,依旧同比大幅增长 144%。

最后,则是新势力崛起对豪华品牌的冲击。像蔚来、理想、极氪等品牌的定位以及产品售价,和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都有着高度的重叠。在细分市场榜单上,它们的车型销量甚至力压 BBA,这就是品牌和产品认可度的提升。

过去,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,可能更多追求的是面子和价格。但 " 新四化 " 的冲击下,这样的格局被打破。新势力销量不断攀升,传统自主品牌的崛起,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理性,更追求创新体验。

BBA 今年国内市场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中国出口市场困难重重

乘联会数据显示,1-5 月乘用车出口 138.1 万辆,同比增长 102.0%,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。其中,5 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 30%,自主品牌出口达到 24.6 万辆,同比增长 75.0%。

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,今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将达到 400 万辆水平,有望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。这背后,离不开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实现爆发式增长,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出口之路从此一帆风顺,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,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。同时,也让很多跨国汽车巨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。在欧盟内部," 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 " 更是频繁上演。

据外媒报道,欧盟正面临着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限制的压力,因为中国的电动车一旦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,将会威胁到本土电动汽车的生产。

两位欧盟高级官员透露,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启动一项调查,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或者采取其他限制措施。而德国则持反对意见,认为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只会适得其反。

无论结果如何,中国电动车出口的阻力会比传统燃油车更多,甚至面临着一场不公平的竞争,受到更多政策的施压。但历史告诉我们,只有尊重市场发展规律,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的竞争环境,车企才能练成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
中国汽车出海,既有美丽的风景,也不乏风浪。

THE END

关键词:

X 关闭

X 关闭